導語:近期,美國部分政客提議限制中國投資美國高科技技術和企業,但美國科技媒體Wired近日發表文章稱,這種提議的結果可能有悖于預期:限制中國投資美國的AI技術企業未必對美國科技的進步有多大幫助,相反可能使美國競爭力下降。
以下為文章全文:
上周四,美國德克薩斯州資深參議員約翰·康尼(John Cornyn)站在華盛頓對外關系委員會的專家和觀眾面前,警告說,美國向投資者公開尋求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新思路,正在將該國置于危險境地。“如今,中國愿意投資的大部分項目都涉及到領先的美國科技,而這些是我們未來軍事能力的關鍵,”他說。“除非趨勢發生變化,否則,我們有一天會看到這些技術被運于中國制造的設備,用以打擊我國。但愿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康尼重點談到中國對機器人技術和AI的興趣,并表示了特別關切。他警告和承諾立法,限制中國投資技術公司,此前一周,路透社曾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特朗普政府官員的話說,政府正在考慮實施類似政策,部分原因是擔心中國獲取寶貴的AI知識。
然而,康尼的斷言和建議措施可能招致有悖于預期的結果。美國軍方確實需要利用機器學習和AI,以便與中國和其他國家保持同步。但限制中國投資美國的技術企業可能不會對美國的進步有多大幫助,相反可能使美國競爭力下降。“我認為美國應重點加快自己的AI發展,而不是減緩別人的進程,”吳恩達(Andrew Ng)說,作為知名的機器學習研究者,他曾在斯坦福和谷歌公司工作,目前是中國搜索引擎百度公司的首席科學家。
在AI領域,中國絕非毫無作為,百度、騰訊以及其他領先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已經花費巨資,在國內外建立起與機器學習和AI相關的規模龐大、技術熟練的研究團隊。在最新的五年計劃中,中國政府把這項技術列為多項舉措的核心,并在近期與百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實驗室,致力于保持中國在深度學習領域的競爭優勢,這項科技促進了圖像和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一項名為“AI2.0”的計劃將籌集數十億美元,用于商業和軍事用途的AI開發。去年十月,白宮的一份報告透露,2013年前后,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發表深度學習研究論文最多的國家,而且,這一差距正在進一步擴大。“這不像我們擁有隱形技術,而蘇聯沒有。中國的AI技術明確向經濟和軍事傾斜,”彼特·辛格(Peter Singer)說,他是無黨派智庫新美國機構的高級研究員,負責研究技術和國家安全。“即使這項擬議的立法通過,也不能阻止他們繼續成功孕育這項技術,中國是一個超級大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的AI研究人員也不需要常駐硅谷,了解機器學習的最新理念。深入學習的許多工作都是公開化的。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不僅發表了許多詳細介紹他們最新想法的論文,而且還公開了他們所使用的軟件和硬件。“現在,秘密已經泄露,因為研究是開放的,”拉杰·蘭迪(Raj Reddy)說,他是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AI技術先驅,1999年曾主持撰寫一份報告,該報告由五角大樓聯合出資贊助,內容是日本與美國的數字信息能力比較。
在AI方面,美國最有希望引領優先地位的方法是保持活力、開放、研發的文化,使之成為該領域近來不斷涌現的創意和投資的全球中心。但是硅谷的公司已對特朗普政府在移民和其他問題上阻止外國人才和資金來到美國海岸的姿態憂心忡忡。微軟的AI和研究公司副總裁彼得·李(Peter Lee)說,任何對誰可以投資于什么的新限制都可能使問題雪上加霜。與此同時,其他國家正在向AI外部人才和資本大開綠燈。加拿大的幾所大學曾為深度學習技術的崛起起到關鍵性作用,目前該國正在利用各種聯邦和區域計劃,通過移民和外國投資建立AI產業和研究。
反觀美國,政府并沒有像中國一樣,在推進AI研發方面進行大規模的、自上而下的投入,而且,一些現存的、重要的籌資機制正準備撤出。吳恩達和其他幾位協助推動深度學習熱潮的知名研究人員,例如紐約大學教授、現任Facebook AI研究主任Yann LeCun,都要從Darpa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政府機構獲得資助。特朗普政府給予Darpa的預算提案將略有增加,但將會削減對其他軍事研究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
“盡管你可以質疑他們是否真正能夠實施,但是,中國有戰略和產業政策,而美國沒有,”外交關系委員會數字和網絡空間政策項目負責人亞當·賽格爾(Adam Segal)說。他認為,美國需要一些計劃來支持AI,并研究如何從中獲益,但對中國投資者在硅谷的作為加以限制,只會減緩美國的發展,不是嗎?(斯眉)